─ 最新訊息 ─

SoR,學習英文的檢查站──蕭博士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講座

2024-01-11   4476

1月8日上午7點30分,臺雙會理事長 蕭文乾博士應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之邀前往進行演講。面對台下30位兒童醫學專業的醫師與藥師,蕭博士語速驚人、口條清晰,面對講座中醫師的提問,回覆精準,產生許多火花。這讓編者不惜振筆整理,和大眾分享。

SoR(Science of Reading,閱讀的科學)是去年開始美國在英語教育吹起革新的浪潮。該怎麼快速理解SoR的概念呢?蕭博士給了一個清晰的回答:SoR就是學習英文的檢查站。

任何人學習一項語言,從牙牙學語到聽說讀寫,必須經歷的各種階段,依據美國的研究報告稱之為SoR。簡言之,用SoR來檢視你學習任何語言的「程度」,是再科學不過的標準了。

「你想要把英文變成和母語人士一樣,需要有個科學的方法,這個方法會告訴你,有哪些事情需要做,做了之後就會跟母語人士一樣厲害;而SoR要強調的,不是大人或是小孩才有效的概念,而是任何一個人無論年紀,學語言都需要經過的階段。」面對全場30位醫師和藥師,做了以上的表示。



母語環境,每單位時間聽到越多音素越好

現代人崇尚讓孩子越早沉浸在全美語環境越好,以為讓置身在全外師的教學環境中,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學好英文。身為父母有這種想像無可厚非,但我們可曾想過,「母語環境」的定義是什麼呢?

「母語環境的定義,就是每單位時間內聽到越多音素越好。」再一次,蕭博士給了彰基的醫師一個簡要的回答。

「音素」是聲音的最小單位。唯有把聲音分解成最小的單位,孩子才能循序漸進建構語言的語料庫,透過盤點、重組和運用,發展聽和說的能力。臺灣孩子學習英文有雙峰現象:有些家長認為自己英文能力不錯、經濟能力也好,所以會購買英語CD、繪本放給孩子聽,並認為孩子的英文會贏在起跑點。但誠如美國SoR的研究報告,若孩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欠缺SoR學習語言的基礎步驟「PA音素覺察」的訓練,依舊會產生閱讀障礙的困境。

音素,建構聲音的九九乘法表

SoR定義的語言學習有五個層次,其中第一層是PA音素覺察。(詳細可以參考這篇〈英語PA是什麼〉

然而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音素怎麼學、英語音素的鷹架該怎麼建構?想像自己是一個完全沒有學過法文的孩子,被丟到一個法國的家庭,聽家人用著流利的法文對話。連續聽了幾個小時下來,我們能抓住幾個聲音、有多少聲音在腦海裡留下印記?

沒有語音鷹架的學習,聲音出現的頻率、次數和種類太過繁雜,難以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對於「音素」的學習,我們必須建立「聲音的九九乘法表」(雙母語學習法中的88音、140音、280音、8800音),讓學習者像在學數學時背誦九九乘法表般建構基礎。當學習者建立了「聲音的九九乘法表」的基礎,往後聽到英語的聲音,才能分門別類刺激大腦中的語料庫;反之,在還沒建立聲音的鷹架前,語言的學習者聽再多都是鴨子聽雷、船過水無痕。

PA是沸騰的水

「學PA很重要嗎?沒學PA也可以把英文學好吧?」諸如此類的問題,講座前英文基礎都不錯的醫師,當然也存在這樣的疑問。

「我常用泡麵來舉例。」蕭博士說。

學習聲音鷹架的基礎,像是煮泡麵前要準備100度的沸水;如果聲音鷹架的基礎不夠,就如同水只燒到80度。80度的水當然也可以煮泡麵、當然也可以吃;只是你是否甘願這樣的泡麵品質?或是你甘願讓你的外國朋友,聽你80度的臺式英文?這一切都是你的選擇。

要把水溫變高,非常單純,就是勤練聲音的九九乘法表,把聲音鍛鍊成口腔肌肉、腦海的記憶裡。

聽說的學習,不用靠IQ

「我們做兒童發展,會遇到一些構音有困難的孩子(4-5歲)。不知道您在教育現場,有沒有遇過構音有問題的小孩?您會建議怎麼改善他們構音的問題?構音有問題的孩子在性格上跟一般小孩有哪裡不一樣嗎?」

蕭博士在現場互動環節中,一位醫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蕭博士首先提到,如果孩子的構音問題牽涉到生理的層面而需要進行手術,這部分就不屬於討論的範圍。而就他長期教學的經驗孩子構音和個性兩者,誰因誰果還很難說(比如有些孩子因為說話不標準被嘲笑而產生自卑等)。

他提到,在他大學時期有教導一對兄弟,其中哥哥不會翹舌音(俗稱大舌頭,舌頭無力、無法捲舌),至於弟弟則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當時蕭博士花了兩年的時間陪伴這對兄弟,最終哥哥學會了捲舌。而這兩年的時間裡,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陪伴。

語言的聽說能力學習,非關IQ。這個結論,在SoR的研究裡有清楚的說明。我們也能從周遭的人觀察到,無論IQ如何,都不影響中文聽說能力的發展;但顯然,讀寫的展現就會受限於IQ高低。換句話說,每個人都能在學語言時培養聽說能力,重點在方法是否正確,而傳授者是否有耐心陪伴。

負面情緒,影響語言表現

緊接著,蕭博士更是語重心長地表示:「在教育現場,我們發現大人對於孩子的表現時常出現『誤診』。」

博士接著舉例,今日他來到彰化基督教醫院,面對新的環境、這麼多高知識分子醫師,就算用的是再熟悉不過的母語演說,他都難免緊張,然而我們卻時常期望孩子在任何時空環境,都展現良好狀態,試想,這有可能嗎?

最致命的是,孩子為了一次表現不好,出現內疚(浪費父母的錢)、害怕(怕上英文課)、生氣(氣自己笨)等負面情緒。這些都是在博士的課堂上,時常可以感覺到孩子的心情起伏。尤其,在臺北市的蛋黃區,父母不惜用最貴的方式,把孩子的英文摧毀掉。

對於構音有問題或是信心不足的孩子來說,學習英語發音,不是「你錯了,跟著我講一次」的邏輯;而是我們要去覺察、觀察孩子容易出現錯誤的聲音是哪一些。了解之後,我們透過聲音的九九乘法表(雙母語學習法中的88音、140音、280音、8800音)的練習,讓孩子透過替換、重組音素,反覆循序漸進地練習,走出構音問題的泥沼。


(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醫院 陳家玉院長頒發感謝狀)

講座尾聲,另有醫師詢問了蕭博士提倡的發音學習法與臺大史嘉琳教授所提倡的「回音法」有哪些異同。博士針對這個問題,也提出了精準的看法。另有更多的火花,編叔叔就暫且沒有寫在這裡。

但是這些精彩的內容,都可以透過以下的連結聆聽(特別致歉,因檔案是從講座開始後10分鐘開始錄音,有所遺漏在此致歉):